電機制造業(yè)屬于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工業(yè),從原材料到成品電機涉及的工序多,勞動強度大,技術要求高,其中原材料的加工,制造,電機的組裝,試驗和涂漆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電機制造過程中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設備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
電機制造的主要原材料有:鑄鐵,矽鋼片,鋁材,銅線,鋼材等需要加工成型的材料;也有軸承,絕緣漆,油漆等直接使用的原材料。主要工序有鑄造,機械加工,沖剪,疊壓,焊接,裝配,電氣試驗,浸漆,涂漆等作業(yè)活動。電機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生產設備有車、銑、刨、磨等機床,壓力機、壓鑄機、懸掛鏈、水簾噴漆、真空浸漆罐、電爐、行吊等容易產生危險的大型設備。主要存在火災爆炸、觸電、機械傷害、起重傷害、物體打擊、車輛傷害、高處墜落、中毒和窒息等危險因素。
電機制造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工序包括鑄造,電氣焊,沖壓,機械加工,轉子鑄鋁,定子浸漆,電機裝配、試驗和涂漆等工序。其中鑄造,電氣焊,鑄鋁,浸漆和涂漆工序作為特種工序,都有嚴格的管理制度,編制有對應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注意事項和事故隱患應急預防措施。
電機生產制造過程中使用許多化工產品,如涂裝時的油漆、浸漆時的絕緣漆、稀料、焊接作業(yè)時的乙炔氣體等,均屬于易燃液體或氣體,在作業(yè)過程中有機氣體揮發(fā)積聚達到一定的濃度,如沒有固定通風設施,作業(yè)人員違章操作或在工作區(qū)域內吸煙、違章動用明火等,有可能導致火災或爆炸事故發(fā)生。
隨著電機制造業(yè)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生產車間電氣設備逐年增多,在電氣設備運行過程中由于超負荷運行或因電器設備故障、電纜老化等原因,易產生明火或電火花,遇可燃物或可燃氣體濃度超標,有可能發(fā)生火災事故,造成電氣火災。電氣設備線路老化,絕緣破損,電氣設備故障,臨時用電連接不合理,電氣試驗的操作失誤、違章作業(yè)均有可能造成觸電事故,人員損傷。對此,嚴格用電管理制度,加強用電知識的安全培訓,嚴禁私拉亂接臨時用電,對老化線路及時進行更換,禁止超載運行。
電機制造的機械加工車間使用機械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設備的本質安全性越來越好。但仍存在個別設備轉動部位或外露的鋒利部位防護不到位,無安全保險裝置,無護欄或者護欄損壞等,被人體接觸,機械設備的突出部位及尖銳部位會對人體造成直接傷害,轉動部件會將人的四肢、衣服、頭發(fā)等卷入設備內,造成人員機械傷害。
電機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起重傷害。電機在制造過程中,由于電機及零部件本身的重量達到了一定程度,需要進行吊裝搬運和組裝。在吊運過程中,如果吊具失效。如吊鉤、抓斗、鋼絲繩、網具等損壞,會造成重物墜落。如果起重設備的操縱系統(tǒng)失靈或安全裝置失效,會引起事故,如制動裝置失靈而造成重物的沖擊和夾擠。
人員操作方面,如果起重方式不當,造成脫鉤或起吊物擺動傷人;如果違反操作規(guī)程,如超載起重,或施工人員處于危險區(qū)工作等,會傷害到人員的人身安全;吊運大宗貨物時,指揮不當、動作不協(xié)調,同樣會對設備或人員造成傷害。起重傷害在各生產車間和大宗物資存放的倉庫均存在發(fā)生的可能,其中在半成品庫和電機成品庫以及裝配車間,由于起重設備使用較多,發(fā)生此類事故的概率較大。為此,對操作起重設備的人員進行專門的技術安全培訓,針對起重設備制定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操作過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項,沒進行培訓的人員,嚴禁操作起重設備。
電機生產制造過程中的物體打擊。電機零部件在加工過程中,由于發(fā)生斷裂、松動、脫落或彈性位能等機械能釋放,失控物件飛出或反彈對人造成傷害。例如,電機機殼加工過程中,散熱片因碰撞斷裂,加工過程中因旋轉而脫落,飛出時,可能對周圍人員造成傷害。高位置物體的意外墜落時,勢能轉化為動能,造成傷害。例如,立體倉庫中,高處掉落的零件、工裝或其他物件,對人體造成傷害;懸掛物體的吊掛零件損壞或夾具夾持不牢固,引起物件的墜落;按層碼放的物品,由于質量分布不均衡、重心不穩(wěn)定,在外力作用下發(fā)生傾翻、滾落;運動部件運行超行程脫軌導致的人員傷害,均易造成物體打擊,傷害周圍人員。為此,對易造成物體打擊的崗位應制定嚴格的操作規(guī)程和防護注意事項,加強易損壞部件的檢查頻次,嚴格執(zhí)行安全防護措施。
電機制造過程中的電氣傷害包括使用的電器設備絕緣損傷,對使用人員造成的電擊和電傷,也包括工作人員在進行電氣設備維修和電氣試驗人員進行電氣試驗時所受到的電擊和電傷所造成的傷害。電機制造的各生產車間所用的電氣設備應制定完備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安全管理制度,對出現(xiàn)的電氣故障,及時通知專業(yè)人員進行檢修,排除故障。
電機生產制造完成后的電氣試驗是檢驗電機運轉性能的關鍵工序,電氣試驗過程涉及全程通電、帶電測量,特別是耐壓試驗中,試驗電壓比運行電壓高數(shù)倍,危險性增高,安全措施不到位、操作失誤、工作人員疏忽大意,均有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因此,對于電機定子和整機電氣試驗中的安全風險點要進行全面辨識,使試驗人員提高對危險因素的認識,做好安全風險管控和保護措施的落實。為避免電氣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安全事故,防止造成人員損傷,實驗人員進入試驗區(qū)域必需穿戴防護用品,與正在試驗的電機保持規(guī)定的安全距離,防止意外觸電和電機旋轉時造成其他意外傷害。非實驗人員,未經實驗人員允許不得進入試驗區(qū)域,經允許進入試驗區(qū)的人員必須與正在試驗的電機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觀察電機故障時,應聽從實驗人員的指令,禁止擅自接觸帶電的電機和試驗設備。實驗人員在對所測試電機接線時,必須首先確認操做系統(tǒng)處于停止,無輸出的狀態(tài)下進行,嚴禁非實驗人員接觸正在工作的試驗臺,防止誤操作引發(fā)觸電傷害。
電機制造過程中的浸漆和噴漆工序,會由于中毒和窒息對人體造成傷害,浸漆噴漆過程中接觸揮發(fā)性有機溶劑,不正確配戴適宜的防毒口罩,可能引起中毒;進入設備設施基坑、容器內的有限空間作業(yè),因缺氧可能造成窒息。浸漆和噴漆工序由于危險性大,易出現(xiàn)職業(yè)病危害,作為特殊工序,每年需要對作業(yè)人員進行健康查體,對不符合要求的人員給予調崗。
電機制造過程中的浸漆烘干過程中,由于烘箱溫度控制系統(tǒng)失靈,造成烘箱內溫度過高,引起火災。鑄鋁過程中,因操作不當,造成鋁液爆炸。這些都屬嚴重的安全事故,嚴重危及到現(xiàn)場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電機制造過程既涉及機械制造方面的安全,又涉及電氣安全,同時又有火災爆炸和中毒窒息發(fā)生的安全隱患。為確保電機制造過程的安全生產及操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防止生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并能在事故發(fā)生后迅速有效、有條不紊地處理和控制事故,抵御事故災害蔓延,以最快的速度發(fā)揮最大的效能,有效地實施救援,更好地拯救生命、保護財產、保護環(huán)境,把損失和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一般電機制造的規(guī)模企業(yè)都編制有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以應對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安全生產事故。
下一篇: 化工企業(yè)防爆電氣設備如何選擇?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投訴電話:0377-62377728 舉報郵箱:fbypt@ex12580.com